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科元网
编者按:为集中展现山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讲好人大故事,近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中央驻鲁和省直有关新闻媒体,赴威海、烟台、滨州等地开展集中采访活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人大履职创新”专题报道,挖掘和展现山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和探索。
首个市级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首个设在社区的人大代表服务点、首个区级人大代表联络总站……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定平台。烟台市不断拓展延伸人大代表联络站领域与内容,推动分行业、分领域、分群体打造特色代表联络站,推动实现代表联络站向一线延伸、代表服务群众向基层倾斜,以人大之力、代表之力,跑出为民履职加速度,把大事小情办到群众心坎儿上。
群众“点单” 代表“上门”
7月1日周二,大海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烟台市人大代表曲学松基层为民律师服务点”又“开张了”,居民正排队向服务点值班律师进行咨询。
今年5月28日,“烟台市人大代表曲学松基层为民律师服务点”在芝罘区大海阳社区成立科元网,这是烟台市首个专门在社区设立的人大代表服务点。
烟台市人大代表、山东鑫同律师事务所主任曲学松和烟台市人大代表、芝罘区大海阳社区党委书记冷晓燕签订共建协议书。
按照协议,服务点为社区居民量身定制“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四大服务清单,涉及帮助起草审核修订自治组织章程、解答群众法律问题、举办法治讲座、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13个项目,通过发挥律师代表的专业优势,每个月19日定期为群众面对面开展1次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每周二安排2名律师到服务点值班,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将专业的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做到法律服务“零距离”。
“启动一个多月来,服务点共接收群众咨询30多件,每次都排队,真正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人大代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冷晓燕介绍说,服务点是烟台市人大常委会、芝罘区人大常委会和大海阳社区多方协作,共同为人大代表搭建的平台,通过将更多的资源向社区倾斜,为居民提供优质专业的法律服务。
作为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市人大代表,曲学松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法律离群众更近”。曲学松说,服务点的成立把坐等群众上门变为主动送法入户,接下来要扎实开展驻点服务,并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切实把法律服务送到社区群众身边,实现服务的长效化、品牌化。
建特色联络站,助力青年企业家成长
7月1日,在烟台市莱山区金茂大厦15楼,一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对接活动正在举行,近20家投融资机构与近30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项目对接。这是烟台市青年企业家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的第三期活动。
今年3月20日,烟台市青年企业家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成立,这是烟台市人大常委会与共青团烟台市委共同建设的首个市级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
“目前,入站市人大代表有35人,45周岁以下青年企业家33人,占比94.29%,来自于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绿色建筑等重点产业链。”烟台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孔磊介绍说,联络站立足企业发展所需所盼,为人大代表和市青企协会员单位、青年企业家搭建学习交流、合作发展的服务平台,积极反映青年企业家诉求,协助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助力其成长发展。
解决“关键小事”,架起民意“连心桥”
“每天接送学生,停车很不方便。”2023年11月,烟台市牟平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伟到区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有人反映公安分局附近学校停车位有限,接送学生常常无处停车。2024年3月,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敞开了大门,接送学生车辆可进入院内免费停车,这一暖心举措为家长提供了便利。
在牟平区,一件件类似免费提供停车位的“关键小事”,正通过一个个人大代表联络站转化为“暖心实事”。牟平区镇两级共建成联络站(点、室)36个,实现了重点区域全覆盖,全力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牟平区人大常委会构建了“1+2+13+X”的全区代表联络站建设体系。“1”是创新打造了全市首个区级人大代表联络总站,负责统筹、指导、监督全区各联络站(点、室)的运行管理;“2”是围绕推进中心工作打造了生物医药、青年企业家两个区级特色站;“13”是13个镇(街)中心联络站;“X”是结合各镇(街)地域特色、产业特点等因素,在社区、村居、企业、农村合作社、律师事务所等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多处基层代表联络点(室)。
为更好地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牟平区人大常委会建设了集记录代表信息、履职实录、意见建议督办于一体的“全链条”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区的代表网格化履职体系科元网,建立包括社区、村居书记,村(居)“两委”成员、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在内的1420人的民情联络员队伍。打造网上代表联络站,群众可通过“牟平人大在线”微信公众号或者扫描代表二维码,提出意见建议,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零距离。同时,制定了代表处理接待问题工作流程,形成意见建议接收、处理、反馈闭环管理。全区代表联络站自运行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520余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70余件。
垒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